中國時報【王莫昀╱台北報導】
建商興富發宣布降價後,餘波盪漾,延燒到成屋巿場。住商不動產統計近兩周賣方開價、買方出價後發現,買方殺價大膽,平均出價較開價便宜33.79%;傳統高價區大安、中正、信義三區的買方首次出價殺最大,大安區甚至幅度將近4成,共有9個行政區買方平均殺價超過3成。
中國時報【王莫昀╱台北報導】
建商興富發宣布降價後,餘波盪漾,延燒到成屋巿場。住商不動產統計近兩周賣方開價、買方出價後發現,買方殺價大膽,平均出價較開價便宜33.79%;傳統高價區大安、中正、信義三區的買方首次出價殺最大,大安區甚至幅度將近4成,共有9個行政區買方平均殺價超過3成。
新北市地政局日昨表示,房地產買賣交易登記案件,自一○○年五月以來持續量縮的趨勢,近二個月已有所緩和,一○○年十一、十二月交易件數較上月分別增加二%及十%,為六三三一件及六九七一件。
地政局長康秋桂指出,為利民眾了解新北市房地產買賣交易情形,自一○一年一月起新北市不動產買賣交易服務網,已將全市各行政區每月買賣成交案量定期公布,民眾可由網內統計分析/不動產統計查詢/不動產買賣統計專區查詢,歡迎各界多加利用。
新北市法制局日前表示,去年房地產交易熱絡,新北市人口移入急速成長,建商在新北市大興土木,預售屋即如雨後春筍相繼矗立,因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而新北市各項公共建設次第完成,新北市已成為首次購屋或換屋之最佳選擇。
法制局長邱惠美表示,根據統計預售屋消費糾紛目前已躍居新北市政府消費申訴案件之首,其主因係消費者未能明瞭預售屋房地買賣契約內容,預售屋建商所擬定買賣契約內容也未依據內政部公告規定,造成預售屋房地買賣消費糾紛層出不窮,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消保官即已先於去年九月命先前承造建商鉅松營造有限公司命停止銷售,而後該建案由晟曜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承造並辦理換約或解約退款,經消保官於去年十月行政調查確認消費者換約或退費。
法制局表示,由於春節將屆,春節期間民眾看屋購屋甚多,提醒消費者購買預售屋買賣契約應注意事項計有:房地出售面積及認定標準(除陽台外雨遮及屋簷不計價)、房地面積誤差及其價款找補、契約總價(分別以土地、房屋『包括主建物、附屬建物、共有部分及車位』計價)、履約保證(包括內政部同意履約保證方式、價金返還之保證、價金信託、同業連帶擔保、公會連帶擔保)、驗收及違約之處罰等契約條款是否符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
〔自由時報記者楊久瑩、徐義平/台北報導〕居住正義五法已在去年通過,不過,消基會認為,離正義還有一大段距離!消基會昨建議內政部應儘快擬定子法,除明確定義業者申報成交資訊的時間點;公告的交易價格「區段化」範圍也應縮小,讓有意購屋者對房價的掌握更清楚。此外,消基會也提醒主管機關,預售屋建商不必負登錄義務,將可能成為漏網之魚。
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指出,預售屋的成交資訊登錄應及時,對消費者才有參考價值。房屋交易實價登錄雖有法源,但內容提到「經營代銷業務者,應於委託代銷契約屆滿或終止三十日內,向主管機關申報登錄成交案件實際資訊。」但「契約屆滿或終止」語意不明,業者有規避法律責任的空間。
對實價登錄的區段化定義,消基會建議考量城鄉差距,台北都會區建議縮小範圍至門牌號碼20號以內,增加辨識性。
高房價是民怨之首,政府去年6月實施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立法院也通過實價登錄機制相關增修條文,希望能防止房價遭到不正常炒作。
不過,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攸關房價透明性的實價登錄制度缺失,建議主管機關在增修訂相關子法時,能夠補足配套,避免居住正義措施只做半套。
為抑止持續飆漲的房價,進而讓房市交易更趨公平、透明化,立法院於去(100)年12月通過「地政三法」相關法案,希望藉由「實價登錄」降低人為炒作的亂象。不過消基會卻發現,《地政法》相關法源與條例仍有「模糊地帶」與「資訊不夠清楚」等缺失,呼籲政府應儘速制定相關子法與配套措施,避免投機客趁機大鑽法律漏洞。
其中,《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規定,日後當代銷業者在接受建商託售後,必須在「契約屆滿或終止」30天內向主管機關登錄房價資訊。但消基會指出,所謂的「契約屆滿或終止」字樣,其實隱含語意不明的「模糊空間」,容易讓有意哄抬房價的業者有機可乘。
中國時報【王莫昀╱台北報導】
總統大選倒數計時,大陸台商全聯會估計,今年從大陸返台投票人數約為20萬人,不少台商在台停留時間大幅拉長,讓國內不少房地產業者希望把這波鮭魚潮拉到房巿看屋,預期台商概念房元月看屋人氣可望大增1至2成。
海悅總經理曾俊盛預期,這波鮭魚返鄉確實可能為近期冷清的房巿注入一股暖流,為搶食這股商機,總統大選後,政經情勢明朗後,旗下個案預計只放3天,春節初三起就會開工,迎接貴客上門。
九天年假從1月21日起直到29日止,數十萬海外台商及家屬回來投票選舉總統兼過年,龐大人潮正是建商預售案或先建後售案的瘋狂促銷目標。
北部建商多只休息除夕(22日)一天,初一即恢復上班,同時早早買好媒體版面。大型建商遠雄表示,遠雄手中八大建案年假繼續銷售,包括台北市內湖區的米蘭苑、奧斯卡;台北市中山北路的富都;新莊副都心的中央公園、海德公園;華中橋附近的玫瑰園、采梅園;桃園八德市的艾菲爾等全力搶客。
興富發雖然喊出自砍開價,過年也不敢大意,手中既有的預售案,如新北市林口區的世界首席、新莊的新天地、一品苑等也從年初一恢復上班。
中型建商和旺表示,不但新春不打烊,且賞屋送好禮,包括台北市中華路一段的中華帝標年初一恢復上班,台北市臨沂街的和旺雙沂從初二起上班。
旺報【記者鄭惠元╱綜合報導】
繼台灣興富發看壞台灣房地產景氣,宣布折價賣房後;大陸房地產老闆也看淡大陸房市,他們認為,降價是今年房地產市場大勢所趨。其中,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皆認為後市悲觀;黃怒波更認為,今年房價降幅甚至將高達30%。
商品住宅供遠超過求
住展雜誌統計,台北市2002年預售屋平均售價每坪新台幣36.7萬元,2011年為80.3萬元,10年漲了1.18倍。新北市2002年每坪16.8萬元,2011年為33.6萬元,10年正好漲1倍。
政策打房,投資客退場,房市交易量縮,興富發建設日前開出降價第一槍,買方都在等降價。
住展雜誌最新統計資料顯示,雖然近10年房市大好,但雙北市房價並不是年年漲,最大跌幅出現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
據統計,台北市預售屋曾經從2008年第 2季每坪70.8萬元,跌至同年第4季的59萬元,跌幅達16.7%。住展雜誌研發長倪子仁分析,會出現 2位數的大幅度修正,與台北市當年在520檔期前,豪宅屢飆新高價後出現急凍市況有關。
新北市10年最大跌幅是從2007年的每坪24.4萬元,跌至2008年的21.3萬元,跌幅約12.7%。1010112
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房屋仲介業前「3強」包括信義房屋、永慶房屋、台灣房屋,同步跨足上游的房地產開發。台灣房屋來勢洶洶,將在下周宣布,「插旗」馬來西亞、新加坡,同步進行中古屋流通服務及房地產開發業務,成為首家揮軍東南亞國家的房仲品牌;接下來泰國、柬埔寨、越南、印尼,2012年會陸續設立分公司。
台灣房屋首席總經理彭培業昨(10)日表示,台灣房屋為架構房地產上中下游的完整營運網絡 、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務,元月已成立第一建築經理公司,董事長為彭培業、總經理由集團執行長謝萬雄擔任,預計下周16日正式對外宣布,日後以提供履約保證服務為主;另一方面,也為台灣房屋跨足房地產投資興建預先舖路。
工商時報【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據了解,府院初步同意,第二階段合宜住宅將以淡海新市鎮為優先規劃對象,4年內再提供1萬戶。同時,啟動第2期淡海新市鎮規劃,預計開發面積廣達650公頃,引進20萬以上人口,擬造鎮成低碳城市,引進綠能、雲端產業。
國產局表示,國有房地沒有不參加都更,而是希望以參與權利變換的方式,分配都更後的房地。
新出刊的壹週刊報導「正義國宅指標都更擱淺,國有財產局成釘子戶」。報導指出,正義國宅都更基地面積約1500坪,若興建完成,銷售金額高達新台幣120億元。但國產局不願讓售地下室、管理室產權以及部分土地,卡住都更案。
國產局說明,正義國宅的房屋為私人所有,土地為國有地,牽涉的讓售問題有3項。
國產局指出,建物坐落的部分土地已獲行政院同意,出售給地上建物所有人。其中屋主為原配住眷戶,按繳款當期的公告土地現值計價;非原配住眷戶,按市價計,國產局已在98、99年完成土地讓售。
台北市都發局標售士林基河國宅、南港國宅、萬芳社區、內湖大湖國宅、延壽國宅共8標商業使用店面。唯一標脫的基河國宅地下1樓店面含11車位,共580.52坪,底價新台幣1億6500萬元,每坪28.42萬元;得標價約1億8166萬元,平均每坪31.29萬元,溢價率10%。
台灣房屋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火宣)表示,基河國宅地下室以每坪31.29萬元成交,價格偏高。
不過邱太(火宣)指出,專營台菜海鮮料理的台南擔仔麵從士林大南路搬到基河國宅,改名為台南海鮮喜宴廣場,承租基河國宅店面已10餘年,生意不錯,顯示有需求的業主還是會積極投標。1010111
台北市去年12月房屋買賣移轉持續低檔,僅3422棟,全年才4萬9918棟,較99年的6萬3344棟減少21%;但均價卻從每坪新台幣49.5萬元上漲到54.5萬元,增幅10%。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表示,受到奢侈稅、歐債與政府持續查稅影響,台北市短期投機客去年3、4月開始退出市場,長期置產型買盤表現也不若奢侈稅前熱絡,導致台北市買賣移轉量能急速萎縮。
他認為,雖然量能持續萎縮,但這是政策性因素導致的量縮,並非經濟或正常供需造成的量縮,因此台北市2011年的平均房價仍年增 1成,房價水準也是最高的一年。
蘇啟榮指出,2011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表現為近 9年來最差,主要行政區中,包括中正區、信義區衰退幅度均逾 3成,內湖、松山、大同、北投、中山等區的表現亦劣於平均值。
他分析,南港區2011年反而逆勢增加19%,表現較好,不過同時間預售轉新成屋的第一次登記也有981棟,實際上有部分比例是新成屋交屋的移轉量;另外,萬華區與文山區的房屋每坪均價低於40萬元,在市中心投資買盤縮手下,文山區與萬華區仍吸引自住買盤進入,衰退幅度相對較小。
台北市去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不到5萬棟,比前年少了2成多,更寫下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以來的新低。房仲業者今天(11日)分析指出,奢侈稅效應、實價課稅疑慮、全球景氣走緩與選舉等因素,都促使去年台北市房市交易量清淡,整體買氣可能要等到今年3月之後才會開展。
台北市去年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持續維持低檔,不到3,500棟,是連續6個月買賣交易棟數低於4,000棟以下;全年度的買賣移轉僅4萬9,000多棟,比前年還差2成1,寫下SARS以來的最低紀錄。
房仲業者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分析指出,台北市買賣移轉棟數明顯量縮,主要是因為實價登錄疑慮與奢侈稅效應,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持續拉距,加上全球景氣走弱,又面臨選舉變數,不少人將購屋計畫延到選後,使得去年底的買賣狀況更為清淡。徐佳馨說:『(原音)主要原因在於奢侈稅的衝擊,再包括實價登錄的疑慮,造成整個市場上的買盤呈現明顯萎縮的狀況。』
台北市公布100年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3422棟,月減約0.2%,比99年12月大幅衰退46.8%。北市100年買賣移轉棟數一舉跌破5萬筆,比99年下滑21.2%。
台灣房屋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昫云表示,一般產權過戶約1個月,12月買賣移轉棟數反映11月買氣。11月台股指數從月初7683點,下滑至6744低點,大盤指數走弱,房市交易量相對減少。
台灣房屋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火宣)表示,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奢侈稅)讓炒家停賣觀望,加上歐債危機及選前不確定因素,月交易量徘迴在3300至3500棟可能成常態,預估今年1月買賣移轉棟數落點還將下探3200至3400棟間。
民眾買房子前,通常會先比較條件,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去年(2011年)全年的購屋網路搜尋關鍵字中,最熱門的就是「捷運站」與「明星學校」,至少有將近三千筆的售屋資料。業者分析,從點閱率的熱門程度來看,可以發現整體房市已經回歸供需基本面,「首購族」與「換屋族」都在意區位交通便利與學區,並成為直接影響購屋指標的重要決策因素。(何庭歡報導)
統計結果顯示,民眾搜尋最多的關鍵字,就是「靠近捷運站」。業者認為,主要是近年來,都會區的捷運網路便捷,對通勤族而言,置產在交通便利的區段,的確在現今忙碌社會中,更突顯出重要性。同時受到都會區高房價推擠影響,也產生一種「購屋輕移民」的現象,讓新北市捷運末端區域的房屋變得搶手,並具有抗跌增值特性。例如像近期通車的南港東延線、蘆洲支線與新莊線,都是延續捷運題材購屋熱門區域的保證。
至於第二名的關鍵字「明星學區」,21世紀不動產協理曹若琪分析,主要是台灣少子化越來越明顯,台灣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更加重視,這也同時反應在購屋換屋的動機上,只要經濟情況能夠負擔的家長,多半會選擇口碑不錯的學區。例如知名的明星學區大安區,不管是成屋或預售屋,都有每坪百萬的行情,以及「高保值」與「易轉手」的特性,甚至根據成交資料,明星學校區段的房價,比非明星學區的房價,平均至少高出一到兩成左右。
而第三到第六名的選項,則是「附車位」、「全新裝潢」、「低公設」與「近市場」。曹若琪認為,這反映出購屋者的心態,在有限制的預算內,還是希望滿足有品質的居住空間,以及基本的生活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