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商時報【本報訊】


國內景氣在8月份亮出了近兩年首次的黃藍燈,顯示台灣景氣確已趨緩。回顧近三十多年來景氣燈號的變化,每當景氣由綠燈轉為黃藍燈,隨後國人總會歷經一段苦日子,幾乎少有例外。


大家應該還記得前經濟部長林信義在2000年底對苦日子的預言,他說:「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未來可能會有一段苦日子要過。」當時國內外多數預測機構仍樂觀地預測2001年台灣經濟成長將逾6%,惟最後的發展證實林信義的判斷正確。這一年台灣出現了近五十年來首次經濟衰退,民間消費停滯,關廠失業人口激增至歷年新高。


雖然當年這些經濟預測盡皆失準,不過經建會的景氣燈號仍是極為準確的,2000年底所公布的景氣燈號也已轉為黃藍燈。可以這麼說,在當年景氣混沌不明之際,只有林信義的預言與經建會的景氣燈號,準確掌握了這一波循環的轉折點。


景氣燈號之所以能夠如此準確掌握景氣動向,乃是因為它納入了金融、生產、貿易、就業等完整的總體資訊。透過這些指標所編製的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即能如實反映景氣的走勢,然後再依分數高低對映不同的燈號,藍燈代表衰退,紅燈代表熱絡,綠燈代表穩定,而黃藍及黃紅則代表景氣轉向。如此化繁為簡的景氣燈號,目的是讓政府及民眾可以輕易地瞭解景氣的變化。


回顧近十年,除了2000年底的黃藍燈準確地掌握循環的轉折點,2008年9月所掀起的全球金融海嘯,經建會的景氣燈號在5月已轉為黃藍燈。當景氣動向不明之際,黃藍燈再度提前示警,隨後這場世紀性的蕭條果然撲天蓋地而來,台灣經濟又陷入衰退,失業率升逾6%。


此外,1990年台灣股市自萬點重挫前,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台灣之初,經建會的景氣燈號皆能及時地轉為「黃藍燈」示警,使政府及民間得以提前預為因應。


瞭解景氣燈號的歷史,明白黃藍燈的關鍵地位,我們自然得格外重視今年8月所亮出的黃藍燈。尤其如今全球景氣走勢不明更甚於2008年,世界經濟時而山雨欲來,時而雨過天晴,美歐債務危機時而紓困有譜,時而陷入僵局。但無論如何,化繁為簡的燈號在8月已亮出近兩年首顆「黃藍燈」,從歷年的燈號變化看來,國內經濟未來確有停滯甚至衰退之虞,不可等閒視之。


或許有人會說:「8月份台灣就業人數還在增加、批發零售營收也續創史上第四高、製造業銷售成長也算穩定,只有貿易及股市情況不佳,如此能說台灣景氣不好嗎?」關於這個問題,必須瞭解的是,總體經濟係由金融、外貿、生產、消費、就業等各面構成,有些指標對景氣的反應走在前頭,有些走在後頭,若分別觀察難免會陷入「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迷思,因此才需要一個綜合指標供研判;景氣燈號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指標,如今綜合的結果是黃藍燈,就說明了當前國內經濟確實隱憂重重。


在回顧景氣燈號的歷史時,我們還發現當2006年底亮出代表衰退的藍燈時,當年的內閣居然討論起景氣燈號的存廢。主張廢燈號者宣稱全世界已少有國家採用景氣燈號,並且認為以燈號來呈現景氣變化不夠嚴謹。然而這個說法難以服人,因為景氣燈號已發布三十多年,頗能掌握景氣脈動,什麼國際接軌、不夠嚴謹皆屬莫需有的罪名。尤其早不廢、晚不廢,偏偏在出現藍燈時研究存廢,心態可議。最後在輿論撻伐下,景氣燈號得以存留至今。


經建會的景氣燈號得以存留至今,但是另一項已發布了12年的房地產景氣燈號卻在未事先預告下,於年初吹熄燈號。內政部停辦的理由,幾乎和幾年前行政院研究經建會景氣燈號存廢的理由一模一樣,認為燈號的概念不夠精確、全世界只剩兩岸還在用燈號等等。這些理由雖屬無稽,但卻讓一份逐季顯示國內房市景氣的重要指標走入歷史,不論對今日我們判斷房市景氣,或來日研究房市的長期走勢,都是一大缺憾。


回顧景氣燈號的歷史,還有許多故事可談,但我們僅提出其中幾次重要的景氣循環及內閣對政府統計的態度,供今日決策當局反省參考。但願主政者能明白黃藍燈在歷次循環中的關鍵地位,審慎因應,並且千萬不要重蹈覆轍,再度妄議景氣燈號的存廢。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rles 的頭像
    charles

    小宅教授的雲端商學院

    char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