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黃金價格頭彩之家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奇石收藏:为了石头多少人流汗流血丢命 - 中金在线
Apr 29th 2014, 02:51

  估价自有一套标准,而鉴赏又各有所好。商业路线和爱好无价的冲突,导致每一块石头的价格,乃至石头在收藏界的价值,都容易成为争议的焦点。奇石之美是抽象的、浑然天成的,对它价值的认可存在着超越人们思维惯性的部分。但正是这种不可复制的独特,才使爱它的人愈加对它着迷,使得每块石头的故事都那么动人。

  什么是奇石?通过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之一“肉形石”,能大约领略到其风貌。这是一枚天然的玛瑙石,色泽纹理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东坡肉。“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很难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说到奇石,不能不提内蒙古玛瑙奇石《雏鸡》,这件奇石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国家认证、由多位专家给出的惊人评估价为1.3亿元,“估价的标准是造型逼真,纹理奇特。”

  然而,由于估价原则和鉴赏标准无法具体化一、细致而微,奇石在收藏界的位置,乃至于奇石定价的合理性,都成为受到许多人争议的焦点。那么这受追捧又受争议的奇石究竟美在何处,又价值几许呢?记者走访了弘燕奇石城、爱家收藏品市场奇石城、朝园市场等专售奇石的商场,探寻石商和奇石收藏者的石缘。

  拣过石头才了解石头就是朋友

  “艰辛的找寻是玩石头必要的经历,如果玩石头的人只局限于买和卖的过程,那么他会错失其中最重要的体验。我在‘找石’的过程中就了解到了许多民风、民俗和传说故事,这些都是玩石头的附加值。”来自云南的王萍由于热爱奇石来到北京,在朝园市场开了一家专营奇石的“小石斋”。多年以来,每年四五月份她都要回到家乡云南,去江边拣石。

  “怒江石头的石皮好,多为硅质岩,石质也好,以黑色为主,非常沉静幽雅。澜沧江多砂岩、石灰岩,硬度就差得多了。石种最多的就是金沙江了,颜色非常丰富、艳丽,这是因为金沙江沿路矿区很多。”说起故乡的水石,王萍眉飞色舞,她收藏的每一块石头都是自己经历艰辛拣来的,每一块都是珍贵与特别的。

  王萍还记得第一次去江边拣石是在2005年,一行五人从大理到丽江,沿着金沙江考察了二十多天,遇到河滩就停下找石头,夜里投宿在沿路的村落,一共经过了二十多个村村寨寨。拣石的过程很艰苦,河滩暴晒,四十多度的高温,下午江风一来,河滩就像沙漠,飞沙走石、铺天盖地,让人睁不开眼睛。就是这样的苦苦找寻,王萍幸运“结识”了一个又一个贵如挚友的石头。她最珍爱的“无的”石的发现就是一个曲折艰辛又机缘巧合的过程。“无的”石在漆黑深邃的底色上,两只洁白的箭头平行相错而过,石体两面对称相应,带给人一种命运轮回的遐想,富于哲理与意境,是不可多得的美石。几年前,来到金沙江格子滩拣石的王萍在河谷里越走越远。时至正午,烈日当头,人困马乏,王萍决定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刚刚坐下去,王萍就被由于阳光暴晒而变得滚烫的石头烫得跳了起来,不经意地一瞥,黑石头上刚刚被坐过的地方露出了两条白色的石英纹路竟好似两只相错而过的箭头。王萍挖出石头举在眼前,石头的背面竟然是对称的,这令王萍欣喜若狂,疲乏顿时一扫而光。

  为找戈壁石经历迷失大漠

  王萍收藏的水石被人们称为“阴石”,阴柔婉约;而奇石收藏家张东林收藏的戈壁石则被称为“阳石”,阳刚豪迈。说起“找石”的经历,张东林同样感触颇深。也是在2005年,为了寻找满意的戈壁石,张东林一行五人进入了内蒙古银根苏木的沙漠,“方圆两三百里地荒无人烟、寸草不生,两三天见不到一个人影,这时候能见到一只动物也是令人兴奋的”。这次历时十四天的“拣石”行动却慢慢演化成了一次迷失沙漠的“历险记”。

  从牧民处得知了在深入沙漠近250公里的地方有许多石头,张东林一行人立马兴冲冲地驱车赶往。到达目的地,大家马上下车分头找石头。专心找寻的张东林与人群越走越远,“当时并没有在意,抬头看看天,太阳还很高呢。”由于海拔较高,沙漠的气象跟平原不一样,天说黑就黑。刚刚还是太阳高照,短短十几分钟太阳就落山了,周围立马就漆黑一片了。张东林回身四顾,发现已经找不到了同伴的身影,顿时焦急起来。“迷失在沙漠真是一出‘惊魂记’。沙漠如同大海,置身其中,我感到一片汪洋的孤寂和恐惧。我曾两次看见同伴们在开车往返找寻我时亮着的车灯,但是喊得嗓子都哑了,他们也听不见我的呼唤,看不见我在招手。周遭一片漆黑,手机没有信号,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幸而张东林曾是军人,有着过硬的心理素质,他决定自己走出沙漠。夜深了,星星出来了。沙漠的夜空清朗,点点繁星中,张东林能够清楚的辨认出北斗七星的位置上,“我记得我们当时是由南向北进入沙漠的,如果我沿着北斗星座相反的方向走,就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张东林战战兢兢地走了一百多里地,终于找到了来时经过的一条小路。大约凌晨四点半时,天开始蒙蒙亮了,周围的景物终于清楚起来。这时,已经找寻了他一整夜的同伴们终于在路旁发现了他。此刻,距张东林失散已经有八个多小时了。“五个人相见抱头痛哭,大家把那种生死未卜的揪心全部释放出来了。”回来的几个小时车程中一路无语,刚刚经历过生死考验,惊魂未定的五个人都陷入了沉默。

  一条红水河死于捞石的人不下200

  大钟寺爱家收藏品市场奇石城主营广西奇石的项白中告诉记者,由于被认为成本低廉,所以现在奇石还不被许多人认可。实际上这是误解,如果将开发奇石的人工成本算上,每一块奇石,都可谓得来不易。

  老项拿他收藏的广西奇石举例:广西共有137个石种,其中最受欢迎的有四大类:大化石、彩陶石、三江石、来宾石。这四大石种的收藏热大抵都兴起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最开始都是由石文化兴起较早的台湾石商来开发的。由于是深水石,所以在河滩是拣不到的,必须要进行深水打捞,“水手们穿上潜水衣、带上激光手电、背上氧气瓶潜到河底,将找到的石头打捞上来。由于是急流险滩,所以危险异常。目前,整条红水河因为打捞奇石的死亡人数已经不少于200人了。由于措施不够周全,许多深水高压作业的水手都得了减压病,因此致病致残的人数多达上百人。”广西奇石的开发不仅过程艰难,而且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老项回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个打捞奇石的水手月工资高达3800元,并且包管吃住。在打捞最盛的2002年至2004年,在红水河出产名贵的大化石的短短500米河段,每天都挤着上百条打捞船只,大船长达几十米,小船只能容纳几个人,那场面可谓壮观。

  说到广西名石大化石现在的行情,老项感叹大化石现在一般人玩不起了,“大化石以硅质岩为主,玉化程度很高,也叫大化彩玉石,尤以红黄两色为贵。这个石种最为名贵,一出水价格就非常之高。我们石商是跟不上它涨价的步伐了,时常卖出一块大化石不到半年,就涨价涨到让自己后悔。”

  产量最大的要数三江石,这种奇石质地坚硬,以红为贵。由于打捞较为方便,三江石的产量也相对较大。这个石种可大可小,大可达几十吨,小可做案头清供的供石。“最上乘的三江石周身通红,被称为‘三江红’,这种品相的三江石现在市面上基本已经看不见了。如今市面上流动的三江石多为黄色和赭色”。

  老项告诉记者,如今比较受人们欢迎的广西水石是彩陶石。这种石头开发较早,但产量不大,表面光滑如陶釉,以绿色为奇,形状多为方形,因此也被称为“马鞍石”。由于方方正正的造型,所以彩陶石被人们寄予“四平八稳、平平安安”的美好寓意,作为一种“平安石”被人们广泛认可而走进了众多平民百姓家。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rles 的頭像
    charles

    小宅教授的雲端商學院

    char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