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前消费提前释放、部分高档消费遇冷的情况下,我省春节黄金周消费依然平稳增长。记者昨天从省商务厅获悉,根据对全省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的监测和初步统计,黄金周全省实现销售额91.9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5.7%。
生活必需品—“丰”
今年春节期间,全省节日市场各类商品,特别是粮、油、肉、菜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据不完全统计,黄金周全省各级政府用于应急保供的储备资金约4422万元,储备冻肉1万吨、活体猪近34万头、蔬菜3.2万吨。同时,各地商务部门积极引导当地主要商贸流通企业根据节日消费特点,扩大采购规模。如南京市节日期间重点商家备货量达到200多亿元,众彩物流批发市场日均上市量和销售量分别保持在2700吨和2400吨,日库存量达到200-300吨。徐州市主要大型骨干商业企业节前准备了总价值约150亿元的货源,其中食品类货源可保证主城区15天供应量。
与此同时,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保持基本稳定。据商务厅监测,黄金周期间(数据采集日为2月4日)全省猪肉平均批发价比节前一周(数据采集日为1月28日)下跌1%,禽类下跌1.2%,鸡蛋微涨0.1%,水产品微涨0.2%,水果微涨0.8%,蔬菜上涨5%。
实惠年货—“俏”
经济实惠类年货商品销售旺盛,是今年江苏春节消费市场一个显著特点。在南京,虽然高档烟酒礼品滞销,但中低档名牌烟酒并未受到影响;常州、扬州等地一些适度礼盒包装的休闲食品、保健品、绿色蔬菜、时令水果等销售红火。适合作为年礼的足浴盆、按摩器、空气净化器等小家电也卖得红红火火;在常州,空气净化器被作为孝敬老人的礼物,某些品牌甚至供不应求。
今年春节天气偏暖,商场冬装还未下架,春装已经热销,这是黄金周消费另一个有趣现象。据调查,常州6家百货商场样本企业,节日期间穿着类共实现销售额26754万元,同比增长21.46%,占销售总额比重达65.8%。无锡重点监测的一些百货商场在衣着类热销带动下,销售增长较快,茂业百货增长41.4%,三阳百盛增长84%,商业大厦增长43.4%。
黄金珠宝和数码家电这两大热门也仍然走俏。春节黄金周期间,南通文峰大世界、八佰伴两家商场黄金珠宝销售分别超过3000万元和20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26%。扬州黄金珠宝首饰销售同比增长29.3%。无锡苏宁云商节日期间,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热销,销售同比增长超过40%。
大众餐饮—“火”
面对高端餐饮消费遇冷的现状,我省大中型餐饮企业主动调整,纷纷在黄金周推出适应大众需求的菜肴和套餐,而不少适合多样化需求的特色餐饮表现也相对抢眼。
南京钟山宾馆、白宫大酒店、悦华大酒店、海底捞火锅等,在黄金周期间因家庭聚餐、朋友聚会、婚庆喜宴消费不断,销售增幅在10%以上。连云港12家重点餐饮企业总营业额同比增长12%。常州重点监测餐饮企业春节期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78%,其中大娘水饺、丽华快餐等大众消费增长16%。徐州特色餐饮街区春节期间人头攒动,彭城壹号、南湖水街、老东门等经营情况均较好,其中南湖水街营业收入增幅达68%。泰州老街和三水湾等区域的特色饭店吸引了很多本地市民和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品尝,带旺了泰州当地的特色和休闲餐饮市场。
文化休闲消费—“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农家游、逛庙会、学习充电、看展览、看电影等文化休闲型消费,成为越来越多江苏消费者的过节选择。
黄金周期间,南京溧水、江宁、六合、浦口等地的农家游吸引了众多游客。据了解,春节期间大部分农家乐客房入住率都在80%以上,节日期间浦口天泉宾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大吉温泉度假村同比增长25%。镇江“金山湖爱情文化彩灯节”“金山庙会”、西津渡民俗文化表演、冰雕展、醋文化博物馆展览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参与,春节期间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9.5%。南京云锦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也在春节期间举办了各种特色活动,成为市民参观展览、学习充电的好去处。
春节已经成为重要的电影档期,我省各地的影城、电影院在春节期间也迎来大批观影市民。南京各大影城内人山人海,特别是在大年初一下午出现了罕见的一票难求盛况。节日期间,盐城金鹰国际影城、大铜马影城、大地影院等大部分场次上座率也达到100%。 江苏经济报记者 侯力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