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鴻海董座郭台銘曾問,22K政策到底是誰提出的?從全球金融海嘯以來的國內經濟衰退造成勞動市場萎縮、薪資倒退、政府被罵翻,卻遲遲無法打破22K魔咒。主要原因除了在政府政策失敗,導致薪資停滯外,企業安於政策保護,無法創新,導致產業無法升級、產值低落也是原因之一。另外,勞力供過於求,安於接受低薪也讓勞動力本身只能「削價競爭」。
薪資今非昔比
近日有人在網路上po了20年前報紙的徵才廣告與房屋廣告,以寸土寸金的信義區永吉路段而言,相較於現在動輒一坪上百萬,民國82年的信義區房子一坪僅30萬元。以台灣房屋的「不動產經紀人」一職而言,民國82年的廣告寫道「試用期4個月,保障底薪4萬元,升正職後還有最多50%的獎金。」當年28K、30K起跳的工作比比皆是,相較於現在房價飆漲,薪資不漲的情況令人搖頭。
民國97年爆發全球經濟危機,當時的就業市場萎縮,畢業生一職難求。因此98年立法院通過「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協助大專畢業生進入職場實習,由政府提供每個畢業生每月22K薪資及勞健保費用4190 元,全由教育部特別預算補助,輔導他們進入學校建教合作的企業,實習1年。
美意打折
原本是政府的一片美意,希望讓畢業生更順利投入職場,但許多企業就藉著政府的補助不花一毛錢,甚至把招聘正職人員的薪資都以政府補貼的22K取代。在此方案實施之前,原本一般大專畢業生平均薪資每個月為28K,但在金融海嘯期間有3萬多名社會新鮮人參加22K計畫,若加上勞健保費用,即每個月有約26K,比方案實施前少了2000元。有人就批評此方案拉低了大專畢業生的薪資水平。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精算博士葉家興認為,政府的初衷雖好,但卻沒有考慮到經濟學中的定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導致短時間內薪資無法回升,政府也因而成為22K魔咒的代罪羔羊。
除了薪資停滯,《天下雜誌》也專訪清大教授彭明輝,他認為台灣的勞工價值明顯被低估。以國際貿易產業而言,在《遠見雜誌》歷年來的「外商投資台灣意願調查」裡,人力素質一直高居台灣投資環境吸引力之首。美國商會雖曾在「2013商業景氣調查」中發表,台灣的高等教育與業界需求脫節,但多數美商仍認為台灣員工工作賣力、值得信賴、教育程度佳,忠誠度、效率都很高。
思維陳舊
彭明輝認為,政府沒有積極引進有競爭力的外商來提供台灣勞工的待遇,還用各種手段保護本土企業的利益,以至於拖垮企業生產效率,讓台灣持續停留在「勞力密集」的思維。雖資方未行聯合壟斷,但卻不斷以消減成本來當作最大的競爭力,導致台灣的產業無法升級,產值低落。
《商業周刊》今年6月曾刊載的「有物報告」也提到,雖說市場機制決定工資,產業界的經濟效率一部分取決於政府立法與決策效能。台灣企業在政府政策的保護下日漸安逸,無法在資源供應鏈中取得有利位置,不懂得經營品牌與創新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整體獲利,長期下來便無法以高薪留住人才。
除了企業與政府政策無法突破,台灣廣設大學也導致社會新鮮人供過於求,技職體系被弱化,缺乏專業人才的培育。2011年的大學生較12年前多出67683人,碩士畢業生也增加了45699人,產生「削價競爭」的現象。
勞方自貶
郭董曾說,「台灣的薪資這麼低,除了政府有責任,接受22K的人也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企業並沒有形成聯合壟斷來壓低全台薪資,也沒有強迫勞工接受低薪,但如果台灣勞動生產力強悍且不可替代,能為企業帶來超高的利潤,便不用怕自己會因放棄22K而失業。若人人都為了22K搶破頭,這現象則顯示,台灣的年輕人無法創造更高的價值。
圖說:勞力供過於求,安於接受低薪也讓勞動力本身只能「削價競爭」。(Photo by Jyu Wu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