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歐盟各國五日已針對制裁伊朗達成初步協議,原則同意禁止進口伊朗原油。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底簽署加強對伊朗金融制裁的法案,財政部長蓋納也將於下週前往中國,商討聯合制裁伊朗的事宜。面對美國歐洲夾攻,伊朗官員近日不斷威脅要封鎖輸油要道荷姆茲海峽,阻斷原油出口,能源專家警告,若荷姆茲海峽遭封鎖,恐怕將導致國際油價在數天內飆升五成。
以伊朗的軍事實力,要發動空襲、破壞行動、放水雷都不是問題。美國第五艦隊則在巴林附近待命,保衛荷姆茲海峽,必要時可對伊朗發動反擊。然而,鄰近的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倚賴荷姆茲海峽出口石油與天然氣,其中八十五%賣到亞洲;另外,希臘、義大利也都是伊朗石油的大買主。若伊朗遭到制裁,中國等國得另尋原油來源,伊朗也要想辦法將原油以低價賣給其他國家。
儘管外界預期伊朗封鎖荷姆茲海峽的機率不大,但市場價格已經反映對伊朗情勢的擔憂,紐約原油期貨四日一度漲至每桶一○三.二二美元,創八個月新高。《紐約時報》引述能源分析師指出,荷姆茲海峽只要部分封鎖,國際油價就可能會在數天之內,每桶上漲超過五十美元,甚至更多;美國國內汽油價格,則會飆破每加侖四美元價位。
專家分析,若伊朗真的封鎖荷姆茲海峽,將促使中國與美國結盟,以恢復石油輸出;然而,美國國務院負責國際能源事務的前官員高德溫表示,中國比較可能會私下訴諸外交手段,而非動用軍事武力。至於歐洲和美國,因為有戰備儲油,而且可以改由紅海油管接受部分原油,受到的衝擊較小。
伊朗經濟收入有八成都靠原油與天然氣,制裁消息已經讓伊朗國內食物價格上揚,伊朗貨幣里亞爾兌美元的匯率近一個月已貶值四成,民眾紛紛把錢從銀行提領出來,購買美元避險。
伊朗在荷姆茲海峽發動軍事攻擊,並不是史無前例。一九八○年代,伊朗攻擊科威特的油輪,當時的雷根政府讓科威特油輪掛上美國國旗,並以美國軍艦護航;伊朗雖然讓步,但是持續在海中放水雷。一九八八年,一艘美國驅逐艦撞擊到水雷,驅逐艦幾乎沉沒,美國戰艦則以攻擊伊朗的石油鑽井平台報復。兩方交戰數月之久,美國飛彈還意外射中一架伊朗客機,兩百九十名民眾無辜喪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