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商時報【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勞委會16日公布最新無薪假通報數據,放無薪假廠商從上次通報的12家增加4倍成為48家,協議無薪假人數由2,801人增加到5,513人,但實際休無薪假人數為5,021人,主要集中在三大科學園區的科技業,另有3家通報取消無薪假。


根據勞委會11月1日公布的通報資料顯示,有12家廠、2,801人達成勞資協議減少工時。儘管16日通報無薪假企業比上次通報暴增39家,人數也近增加近1倍,但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表示,無薪假協議人數並未超過1倍,勞委會「穩定就業輔導團」亦已進廠協助8家業者,研判無薪假狀況應會逐漸趨緩。


48家無薪假企業屬於哪些產業?潘世偉說仍以科技業為主,包括太陽能、LED、印刷電路板廠商等,主要以科學園區內廠商最多。至於三家停止休無薪假的廠商,一家屬於光電產業,另兩家都是科技公司。


勞委會職業訓練局主任秘書賴樹立補充,協議無薪假48廠家中,有16家有資遣員工,資遣員工總計121人,資遣因素與關廠歇業有關。


勞委會勞動條件處長陳慧玲指出,通報廠家基本上都達成書面或口頭上勞資協議,但其中有3家因給付薪資未達基本工資而遭開罰,被處以2萬元到30萬元不等的罰款。


潘世偉說明,與勞工達成無薪假協議的廠商,未必就一定會實施無薪假,因此通報數5,513人,與實際休無薪假5,021人有落差。此外,勞委會今年因應無薪假推出的充電再出發措施,迄今為止雖有7、8家廠商詢問規定,但迄今僅6名勞工申請。


至於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在11月初提供通報實施無薪假63家廠商名單,勞委會前往其中30家調查,發現實際上有12家實施無薪假,共2,820名勞工協議減少工時,其中2,328人已在放無薪假。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rles 的頭像
    charles

    小宅教授的雲端商學院

    char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